①問:催眠對心理健康會不會有不良影響?
證照 答:催眠術本身是一種非常安全的心理調整和治療技術,只要施術者規範操作,不會對心理健康產生不良影響。即便催眠後有感不適,也能在下一次催眠中得以解除,不會給受術者留下“後患”。當然,由於催眠術的特殊性,在實施催眠,特別是帶有心理治療和訓練內容的催眠時,應該由接受過專業訓練並有實踐經驗的催眠師實施催眠。
❷問:如何選擇催眠治療師?
答:要選擇有相關的知識背景,經過嚴格專業訓練,有豐富實踐經驗,有高尚道德觀念的催眠師實施催眠才是安全的。
③問:催眠?那我的秘密不是都讓人知道了嗎?
答:這是很多人的疑慮,認為只要被催眠,就好像自己失去了意識,所有能講不能講的;通通講了出去……多難為情啊!這是因為一般人,有先入為主的觀念,以為催眠就彷佛被人點了穴,或是吃了迷幻藥般不省人事,這或許是被一些舞台催眠秀,以及電影、小說對催眠的誇張描述,所產生的誤解。其時被催眠時,人的意識是清醒的,有時甚至因為內心的雜念平息,所以感覺上比平常更清醒,況且你的潛意識,會保護著你,你可以選擇說與不說。
但是話又說回來,太陽底下沒有新鮮事,你有的欲望;別人也有,你有的貪、嗔、痴、世俗人也都會有催眠,雖然你自己可以選擇說與不說,但是以我的經驗,只要你很信得過你的催眠師,而你自己秉持著一顆開放的心,那麼你將是這個催眠過程中最大的受益者。
既然催眠的時候,當事人的意識是清醒的,而使得有些人懷疑自己是否真的被催眠?不禁要問:這樣催眠會有效嗎?是的,會有效!幾乎所有的催眠治療,都可以在“感覺上很清醒”的催眠狀態下完成。
❹問:為什麼有些人容易被催眠而有些人卻很難被催眠?
答:而一般來說;約有百分之95的人,都有相當程度的催眠敏感度,其中百分之5的人,非常容易被催眠,另外百分之5的人,很難被催眠。大部分的人都能夠被催眠,只是有些人,必須施以反覆、長時間的誘導,例如二、三個小時,才能進入催眠狀態,這樣就超過催催眠治療眠師的正常負荷了。催眠大師密爾頓·艾力克森就經常使用無聊、重復的語言,經歷漫長的時間,成功的催眠了別的催眠師視為很難催眠的人。
而年紀越輕,也越容易被催眠,因為年輕人的腦細胞較有活力,而年紀越大者,腦細胞因為喪失了活力的關在職進修系,所以相對的較難被催眠。一般來說,有下面這些特質的人,他的催眠敏感度會比較高。
一、年紀輕
二、容易放松
三、對催眠師有安全感及信賴感
四、想像力豐富
五、專注力高
六、好奇心強
七、智商高
- Jul 03 Tue 2018 09:42
催眠四問:催眠所能達到的狀態!
close
文章標籤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