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模式

  一是實體群,構造民宿體系。已經有這花蓮民宿推薦麼多民宿了,但是這些民宿之間的關系如何?如果這些民宿在一個群平台上全面整合,這就構造了一個體系。

  二是網絡群,大數據,雲計算,平台化,移動終端。在每一個點上無法形成,但在一個面上、在一個域上,可以聚集,最主要的就是靠現代技術,也契合城市人的習慣。

  三是民宿聯盟或協會,形成組織化。這樣花蓮民宿來突破現有的模式障礙。

  制度化

  設立上下線,管理有彈性,充分發揮市場作用。我們對上有一個如何應對的問題,對下也有一個如何應對的問題,管理要有彈性,現在主要障礙不在條規上,是在調整上。

  每一個部門都有每一個部門管理方式,比如說工商管理、稅務管理、安全管理、消防管理等等,一系列的條條,這些條條剛性極強,如果沒有相應的政策支持,是很難出來的,就需要條條管理略微具備彈性,實際上民間的活力極大,只要有一點彈性,給一點空間就發展起來了,這裡面要充分發揮市場的作用。

  法制化

  一方面,政府應該加強引導,著手制定《民宿管理服務規範》,對民宿要達到的最基本的設施要求、安全標准、服務內容、服務流程等做出明確規定,用法規性、標准化的要求進行引導。

  另一方面是鄉規民約。鄉規民約原來是鄉村自治的基礎,現在變成鄉村管理的一種高端的形態,實際上到今天為止,鄉規民約還在發生非常大的作用,所以要通過法制化的基礎和鄉規民約的提升,來促進整個發展。

  注重民俗文化

  做民宿不能脫離民俗文化。民俗是一方百姓在長期的生產生活中逐漸形成並世代相傳,而且對當地人們的言行舉止有較強約束力的民間文化,是一個地方百姓遵循的風俗習慣。它的形成,既與中華大文化即民族傳統有關,又與宗族文化、家族文化即家風家教有關。百姓把自己的宗教信仰、家訓家教、價值取向等體現當地風俗的文化符號集中體現在住宅的設計和內飾上,一座小住宅,滿屋是文化。所以做民宿不能只重視外表,只重視軀殼,而是要把民宿內在的東西做出來,把當地的風俗習慣融入進去,把民宿的靈魂做出來。這樣的民宿才有生命力。

  傳統文化,現代解讀;傳統資源,現代產品;傳統產品,現代市場。如果傳統和現代的關系處理不好,一個方面可能把客人嚇跑了,一方面可能把客人憋倒了。傳統鄉村到晚上是沒有什麼活動的,農忙時期絕對沒有,農閑有點小戲看一看,有點小評書聽一聽,可是現在豐富多彩,光靠這點傳統怎麼支撐下去?所以,一方面,要把傳統文化挖掘最大化,另外一方面要引入一部分現代元素,使客人能夠待下來。

  原生態建設

  做民宿不能脫離百姓生活,盡量保持原生態。人們之所以要去住民宿,就是要去過一過老百姓的生活。做民宿,不能只把“百姓的房子”做岀來,更重要的是把百姓的生活做進去,把當地的文化做出來。

  以老民居、民宅改造而成的民宿,除安全問題和必要的服務設施外,要盡量保持原生態,保持百姓生活的原形原貌,讓游客真真實實過上當地百姓的生活。新建民宿應盡量把老百姓的生活融入進去,規劃設計要研究當地的民風民俗,研究當地百姓的生活習俗、宗教信仰、生活情趣、勞作習慣,把老百姓的生活真實地呈現出來。有條件的地方應發展一些拓展項目,用情景再現的方式反映當地百姓生活;設計一些體驗項目,讓游客體驗當地百姓的真實生活。

  市場延伸

  民宿休閑對應周邊,民宿文化對應中程,民宿度假對應遠程。不同的市場距離有不同的訴求,也有不同的產品提供,裸心谷模式,高端度假,高端不等於奢華,特色,精致,舒適,自然。契合人性,自有文化性,才有商業性。

  業態豐富

  小而精,多功能,社區借助,小鎮模式。做民宿不能忽視服務,不能只滿足村子裡有幾棟民宿,因為這只是一種初級的滿足,真正的滿足應該是多功能的。

  比如說歐洲的很多鄉村度假的民宿,村子旁邊有一個騎馬場,孩子過來訓練一個禮拜,終身騎馬,大體上就建立起來了,所以效益非常好。鄉村可以做到,城裡很難做到,而且一邊度假,一邊騎馬,一邊游山玩花蓮住宿水,就形成綜合性的體驗。

  更重要的是,晚上干什麼,把晚上的事情解決好,這才能夠有最終的吸引力。否則,晚上憋在屋裡看電視,和在家裡生活有什麼區別?

  類似這樣的東西都需要開動腦筋,花蓮住宿推薦做得越豐富越好。這裡還要進一步研究主與客的關系。有些城市人到鄉村休閑民宿,完全按照自己的這套審美趣味來操作,形成喧賓奪主。另一方面,也同樣有兩個層面,一個層面叫店大壓客,一個層面叫客大壓店,這些問題都是存在的,這就需要突破,一系列怎麼辦,把事情做好、做到位,仍需我們繼續探索。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花蓮民宿推薦
    全站熱搜

    eondienl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